2024年10月9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10

 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10


《滴滴金》

輕指好地,造物所忌,干天之怒,遭雷轟擊。
福善禍淫,乃天之理,如覓佳城,栽培心地。


《直講》

    所謂「好地、吉地」應指『天然龍穴』而言,這種「龍穴」福地,都有「天人」在守護,若是非人而指,必然「干神之怒」。

    至於那一種福主東家才算是「吉人善人」,而能坐擁天然『龍穴』呢?

    此須有「明師」的境界,具有「宿命通」的通靈功夫,才能洞悉東家與先人的「三世因果」,而知其善惡吉凶。

    亂點『龍穴』與無德的人家,是「逆天」行事,違背「因果法則」的行為。

    若莽撞之師,明知故犯,強點『龍穴』予不該得之人,又不相信「靈異」的阻擾,則在十二時辰之內,即會中風出事。


    1987年在「台灣彰化北斗」有 胡氏 家族,獲得祖先夢中指點,在「石門水庫」附近尋得「龍穴」吉地,再聘請「花蓮玉里」的 吳姓 名師主庚造葬,就曾出現一連串的怪異之事,地師因之罷手,放棄主庚的實例。

    所以為師之人,必須謹慎為之,不可忽略神理的一面。 

    宇宙的「欲界天」內有「六道」的眾生生命,而「人類」只是其中「第四層」的生命,其上還有「神道、天道」兩道的眾生存在著。

    俗語云「人定勝天」,此須有『覺』與『悟』的本事才能「定」而「勝」之,而解脫自在,否則空口白話,乃不自量力的魯莽行為。


    所以得「地靈」的捷徑,在「心性」的栽培,在「陰德」的雄厚,「肚量」的能容,而不在東家的財勢,也不在地師的工夫如何。

    所以說:「地理天理,盡在心理。」

    學地理、求地理的人,「若還求地不種德,隱口深藏舌」,多說無益也!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2024年10月7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9

 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9


《都天寶照經》

本山來龍立本向,反吟吠吟禍難當。
自縊離鄉蛇虎害,作賊充軍上法場。
明得三星五吉向,轉禍為福大吉昌。
龍真穴正誤立向,陰陽差錯悔吝生。
幾回奔走赴朝廷,才到朝廷帝怒形。
緣師不曉龍何向,墳頭下了剝官星。


《直講》


  現代人勘察風水,只知「入山看水口,登穴看明堂」,卻懶於多走幾步去看來龍「入首」。

  也不知「看水口」是為了求證「來龍」,而捨本逐末,也因此出了問題還莫知所以然。

  筆者親見某位名聞兩岸的大師,在七運中作了四座「卯山酉向同人卦」的大風水。另外一位三元專家,也以此向作了兩座風水,都在同一塊地局上。

  下元七運立「卯山酉向」以玄空「挨星訣」論,正是「旺山旺向」丁財兩旺之局,但是兩位大師因為都未察覺此地是「迴龍顧祖」的格局,來龍為「酉」,而犯了「本山來龍立本向」之弊。


  考察結果如下:

  第一座40坪的風水,主事東家是工廠老闆,家住「高雄」,機械故障出事,斷腿兼破財,最後無解而拔棄。

  第二座40坪大墳,東家住「中壢」,情況也許嚴重,隔年就拔棄了。

  第三座10坪小墳,主事東家的老翁住「雲林」,不久也歸仙。

  第四座10坪小墳,主事東家住「嘉義」,車禍兼破財;請教「神明」後拔棄。

  第五座80坪的大墳,東家兄弟住「台北」,結果破財千萬,弟弟不甘心,又花了二百萬學堪輿(現在也當起地理師),自以為敗不在此,說等下去總有一天會發!但是在民國87年也拔棄了。

  第六座20坪風水,主事東家是校長,隔年即中風,病中還請了幾位地師勘察,都說是「好地好向」。七年後病癒,因為病中請到的幾位大師都認為此墳葬得「好地理、好方向」,所以他的親友還想在旁邊依樣畫葫蘆!

  還在某公塚見過第七例:東家是議員,地是「卯龍入首」立「卯向」,扦葬不久即中風的實例。

  第八例是某位先生,本來七運住「寅山」的房子,一家都很平順,為了「乘時搶運」特地再買了一棟「酉山卯向」的樓房遷居,結果一直不平安,還出事損一女,殘一女。

  第九例是某「辛山乙向」樓房,落成不久即出車禍,損壯丁的實例。

  第十例是一排「辛山」的陽宅,形勢是左水到右,結果在幾年之中,兩家損妻,一家離婚兼敗財,一家破產走路,一家法院查封、子女犯官司。

  七運中立「卯酉、酉卯、乙辛、辛乙」,以玄空「挨星訣」論,都是「旺山旺向」,但是也有人搬進就出災禍的實例。


  「本山本向」以「巒頭形勢」論:則脈氣直沖,必有大禍。

  以「排龍訣」言,則為「破軍穴」,七運又是破軍主運,故大凶,並非完全是「玄空理氣」的「反吟伏吟」才禍難當。

  要避免這此種禍害,必須『排龍訣』的「三星五吉向,立宅安墳最吉昌。」

  「龍真穴的」若誤立了「四凶穴」,或立了「陰陽差錯」或「出卦」的山向,雖然能因「地靈」而出「人傑」,但是因為犯了「剝官星」的毛病,而不得朝廷重用,官運必然不順,雖能為官入朝庭,卻會驟然丟官而前途無「亮」;這也是某些發財的「富商巨賈」,會驟得災禍的原因之一。


  可見堪輿學尚待研究的問題還很多。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
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
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2024年10月4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8

 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8

《都天寶照經》

五星一訣非真術,城門一訣最為良。
識得五星城門訣,立宅安墳定吉昌。
堪笑庸愚多慕此,妄將卦例定陰陽。
不向龍身觀出脈,又從砂水訂災祥。
筠松寶照真秘訣,父子雖親不肯說。
若人得遇是前緣,天下橫行陸地仙。
世人只愛週迴好,不知水亂山顛倒。
時師但知講八卦,卻把陰陽分兩下。
陰山只用陽水朝,陰水只用陽山照。
俗夫不識天機妙,自把山龍錯顛倒。
胡行亂作害世人,福未到時禍先到。
陽若無陰定不成,陰若無陽定不生。
陽水陰山相配合,兒孫天府早登名。
都天大卦總陰陽,玩水觀山有主張。
能知山情與水意,配合方可論陰陽。
都天寶照無人得,逢山踏路尋龍脈。
前頭走到五里山,遇著賓主相交接。
欲求富貴頃時來,記取筠松真妙訣。


《直講》

  『排龍訣』立穴的「五吉星」一訣,雖然是堪輿的根本大法,但是只用此訣也不能完全掌握「財、丁、貴、秀」的期求,所以也不是堪輿學的全部,因此說「非真術」。

  還要考慮到相關的「城門一訣」,「立宅安墳」才能決定「財、丁、貴、秀」的「吉昌」。

  一般庸師俗師「不向龍身觀出脈」,就直接用固定的「後天八卦」定陰陽,又以之看「砂水形勢」就斷吉凶,如此只論「空間形勢」,不論「時間理氣」的「挨星訣」,當然沒有用。

   楊公 的《都天寶照經》秘訣,以前就算是親如父子,也不一定傳承得到。

  於今此訣已經公開,若能了知應用,是前世修來的好因緣。

  善用之,則「天下橫行陸地仙」矣。


  一般人只看「空間」的「山水形勢」,不知「時間」的「三元玄空理氣」,會使「山亂水顛倒」。

  因為山水若不合乎「三元玄空理氣」的佈局,好山好水有時候也會成了「山亂水顛倒」的佈置。

  若只講「八卦、九星」的死訣,只用「陽山陽向水流陽、陰山陰向水流陰」,不知「玄空理氣」,則山水顛倒「胡行亂作」必然吉凶無憑,「福未到時禍先到。」


  宇宙天地,不離「時間、空間」兩樣東西,「時空圓融」是支配萬物生滅吉凶的源頭。

  所以云: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,「孤陽不成,孤陰不生」。

  堪輿的道理也一樣,須「陽山陰水相配合」,時空合乙,兒孫才能登科甲,上朝為官。


  「都天大卦」指「三元玄空大卦」而言。

  「總陰陽」是指「一六、二七、三八、四九」的「先天卦數」的「五行陰陽」。以及「一九、二八、三七、四六」合十的「後天卦數」之陰陽。

  了知「坐山」的排龍,與「向水」的「排龍」,山情水意「生旺衰死」的取捨,「方可論陰陽」。


  以前「三元玄空」是秘密而「無人得」的不傳之秘,現在則是公開的法訣了。

  取之以踏龍尋脈,看「入首」或「水的三叉」,以之「開山立向」。

  向上的「中天運盤」飛到「五」字所到之宮,是名為「五里山」,此也是「正零神」位。

  若又逢有聚水「相交接」,則主「富貴頃時來」,此也是「楊公真妙訣」。
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
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
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2024年10月1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7

 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7


《都天寶照經》

大山喚作破軍星,五星所聚脈難分。
但看出身一路脈,到頭要分水土金。
又從分水脈脊處,便把羅經照出路。
節節行去過峽真,前去必定有好處。
子字出脈子字尋,莫教差錯丑與壬。
若是陽差與陰錯,勸君不必費思量。
子癸午丁天元宮,卯乙酉辛一路同。
若有山水一同到,半穴乾坤艮巽宮。
取得輔星成五吉,山中有此是真龍。
辰戌丑未地元龍,乾坤艮巽夫婦宗。
甲庚壬丙為正向,脈取貪狼護正龍。
寅申巳亥人元龍,乙辛丁癸水來催。
更取貪狼成五吉,寅坤申艮御門開。
巳丙宜向天門上,亥壬向得巽風吹。
貪狼原是發來遲,坐向穴中人未知。
立宅安墳過兩紀,方生貴子好男兒。
立宅安墳要合龍,不須擬對好奇峰。
主人有禮客尊重,客在西兮主在東。


《直講》

  高山峻嶺的行龍大山,大多是粗暴的岩石,所以「喚作破軍星」。

  若有「五星聚講」的形勢,則是行龍「宗祖山」的地段,察龍就「看出身一路脈」。

  而「千里來龍,但看到頭一節」,若有明顯「到頭」的「入首」,即知「水口城門」的所在。

  若是來龍一時難察,則以到頭的「三叉水口」,以「排龍」立穴,取其「水、土、金」的「貪狼、巨門、武曲」或「左輔、右弼」的五吉星位。

  察龍還有一法,「要從分水脈脊處,便把羅經照出路」,察行龍脈跡。

  行龍的「蜂腰、鶴膝」,若是三節都在「一卦之內」,是為「過脈真」,前頭必定結有好龍穴。


  「壬、子、癸」為「坎卦」。

  但是「壬」為陽,「子、癸」為陰。

  「子」字行龍可與「癸」同行。

  若「子龍」或「子水」,雜「壬」字是為「陰陽差錯」,雜「丑」字是「出卦」。

  所以若見「陰差陽錯、出卦」的「龍」或「水」,就「不必思量」。


  二十四山分「三元龍」:

  「子午卯酉、乾坤艮巽」為「天元龍」。

  「乙辛丁癸、寅申巳亥」為「人元龍」。

  「辰戌丑未、甲庚丙壬」為「地元龍」。

  此節「子癸、午丁、卯乙、酉辛」乃是指「排龍訣」,將周天「二十四山」分成「十二宮」而言,兩山配一「星」,故云:「一路同」。

  但是重點在講四正的「子、午、卯、酉」,與四隅的「乾、坤、艮、巽」,故云:「天元宮」。

  四正「子、午、卯、酉」排龍訣,配「癸、丁、乙、辛」,取四隅的「乾、坤、艮、巽」立穴;或者「四隅龍」取「四正位」立穴,都合乎「排龍訣」的「貪狼、巨門、武曲、左輔、右弼」五吉穴。

  但是四正龍取四隅「戌乾、丑艮、辰巽、未坤」立穴,「順行排龍」只有一個四隅得「貪狼」吉穴而已,須「逆行排龍」四個四隅才各得吉穴。

  「半穴」一詞指「貪狼穴」的山向,是一吉一凶,故云:「半穴乾坤艮巽宮。」這種穴位造後,子孫的運程大都如「李總統」與「阿扁」兩家的際遇。

  另外尚有「巨門、武曲、左輔、右弼」合為五吉穴,行龍只有取得此「五吉穴」,才是「真龍位」,才能平安順利發達,山洋一同論。

  「辰、戌、丑、未」龍配「巽、乾、艮、坤」為「夫婦宗」,此也是指「排龍訣」而言。

  「辰、戌、丑、未」地元龍,立「甲、庚、丙、壬」地元穴,山向皆得「巨門、武曲、左輔、右弼」的吉星,故云:「為正向」。

  「辰、戌、丑、未」脈,取「子、午、卯、酉、乙、辛、丁、癸」立穴,則只得一個「貪狼穴」,又剛好在來龍左邊的一宮。

  故云:「脈取貪狼護正龍。」

  「寅、申、巳、亥」龍,配「乙、辛、丁、癸」水,乃同元的「催照水」。

  取「貪狼穴」即是「艮坤丑未」五吉穴之一。

  若「寅」取「艮」或者「申」取「坤」為「人元兼天元」,故云:「御門開」。

  若是「巳」兼「丙」為「人元兼地元」,向上為「乾卦」為天門,故云:「天門上」。

  若「亥」兼「壬」向上為「巽卦」為地戶,故云:「得向巽風吹」。

  此舉中元六運「壬丙兼山」以「挨星訣」論,可得「紫微同八武」的「旺山旺向」而言。

  五吉穴的「巨門、武曲」兩星,主發大財,「左輔、右弼」兩星,主發官貴。

  而「貪狼」星,主發人丁與文秀,但是多應在下一代「鍾靈毓秀」的「命造」上,須經兩紀二十四年,子弟成長出人頭地,才會令人刮目相看,故云「發來遲」、「方生貴子好男兒」。

  曾見六運「酉龍」立「庚山甲向」的「貪狼穴」,隔年即誕生「三奇命造」的貴子實例,於兩紀廿四歲即「高等考試」上榜。「阿扁」也是廿四歲上榜。

  然「貪狼穴」只得「半穴」,因為「發來遲」,所以云:「坐向穴中人不知」。

  因此必須再配合其他條件,尤其是「巒頭形勢」的「收砂納水」更要特別留意,以趨吉避凶,否則恐有「半吉又半凶」的現象。「阿扁」是例證。

  「陽宅」若取「貪狼」,因為「發來遲」,因此也常有數易其手,才見發達的現象,這也是「半吉半凶」的因素之一。

  總之,不管是「陽宅」或「陰基」,立向一定要合「排龍訣」,不可「貪峰而失向」。

  「主人有禮」指「來龍」得體合法,又合「五吉星」位而言。

  「客尊貴」指水口城門莊嚴的形勢而說;也可解為立向「挨星」合格而言。

  一主一客,一西一東,一山一水,一巒頭一理氣,一天時一地理,「雌雄」圓融,則富貴綿延矣。
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
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
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2024年9月30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6

 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6 


《天玉經》  

水流出卦有何全,一代作官員。
一折一代為官祿,二折二代富。
三折父母共長流,馬上錦衣遊。
馬上斬頭水出卦,一代為官罷。
直山直水去無翻,場務小官班。
乾山乾向水朝乾,乾峰出狀元。
卯山卯向卯源水,驟富比石崇。
午山午向午來堂,大將值邊疆。
坤山坤向坤水流,富貴永無休。


《直講》


  水流要在一卦之內,若是太近穴場而一卦收拾不了,流出他卦是謂不全,主一代為官而已。

  如立「午向」水流到「巽」,雖然出卦,但是同元龍,有時可配「城門」用;若是水在「辰、巳」不同元龍,是謂出卦。

  也就是說「天元龍」同卦的左右兩山是子息,不同元也吉。

  若流出本卦,則須留意同元龍,否則即是出卦而主凶;其他七個卦可類推之。

  水流一折二折之穴,必是一重「龍虎砂」之局,只是枝結小穴,應一代官貴財富而已。

  水流二折三折之地,必有雙重「龍虎砂」,應是幹龍之局無疑。

  若水流轉折還在一卦之內不出卦,乃是「馬上御街水」的狀元郎矣。

  若是一折就出卦而去,只一代為官而已。

  若是山水僵硬,直來直去不翻轉,這是行龍的坡地而已,只應卑職小官罷了。


  「乾山乾向水朝乾……」等四句,以玄空『挨星訣』論:是指「到山到向到水」,「龍、水、山、向」都合當元生旺而言。

  六運的「到山到向」合「城門訣」,是謂「乾山乾向水流乾」,龍上有峰則「出狀元」。

  「卯山卯向」一句是指三運的「到山到向」之局而言。

  「午山午向」一句是指九運的「到山到向」之局而說。

  「坤山坤向」一句是指二運的「到山到向」之局而論。

  而「驟富、大將、富貴」只是形容詞,不可拘泥,尚須審視實地的「巒頭形勢」而推斷。

  這一類只舉四卦山,另外「巽、兌、坎、艮」諸山也可以類推。


  另以『玄空64大卦法』言:此段是指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須配合「一卦純清」三元不敗之局而言。

  「乾山乾向水流乾」配合的主卦是:「乾、履、同人、无妄、姤、訟、遯、否。」副卦則是「坤、夬、大有、大壯、小畜、需、大畜、泰、謙、師、升、臨、明夷、復」諸卦。

  若由這些卦所配的「龍、山、向、水、峰」,就是「乾山乾向水朝乾」,主富貴福壽萬年春,十子九登科。

  若是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的「五行」皆為九,也算是「乾山乾向」的格局。

  「卯山」為震卦,配合的主卦是:「大壯、歸妹、豐、震、恆、解、小過、豫。」副卦則是「无妄、隨、噬嗑、巽、益、屯、頤、復、小畜、中孚、家人、觀、渙、漸」諸卦。

  若「龍、山、向、水」由上述之卦所配成,即是「卯山卯向卯源水」,主一發如雷,富比石崇。

  若是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的「五行」皆得八,也算是「卯山卯向」的格局。

  「午山」為離卦,配合的主卦是:「大有、睽、離、噬嗑、鼎、未濟、旅、晉。」副卦即是「同人、革、坎、豐、家人、既濟、賁、明夷、井、需、節、屯、蹇、比」諸卦。

  若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皆在這些卦之內所配成,是謂「午山午向午來堂」,主大將鎮邊關,也主驟得妻財,大發富貴。

  若是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的「五行」皆為三,也算是「午山午向」的格局。

  「坤山」配合的主卦是:「泰、臨、明夷、復、升、師、謙、坤。」副卦則是:「否、萃、晉、豫、觀、比、剝、乾、履、同人、无妄、遯、訟、姤」諸卦。

  若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都由上述之卦所配成,是為「坤山坤向水流坤」,主富貴無休,富可敵國。

  若是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的「五行」皆為一,也算是「坤山坤向」的格局。

  若是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的「五行」皆為二,也算是「巽山巽向巽流水」的格局。

  而「巽山」的效應也可類推,書云:「巽水一勺能救貧」,主富比陶朱。

  若是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的「五行」皆為七,也算是「子山子向子流水」的格局。

  而「子山」為「坎卦」,其效應也可類推為:「富貴足千秋。」

  若是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的「五行」皆為四,也算是「酉山酉向酉水流」的格局。

  「酉山」是「兌卦」,其效應也可類推為,主:「出后妃女秀,貴入京兆近君王。」

  若是「龍、峰、向、水」的「五行」皆為六,也算是「艮山艮向艮流水」的格局。

  「艮山」的效應也可類推為,主「富可敵國,寅葬卯發。」
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
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
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2024年9月12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5

 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5 


《天玉經》  

雙山雙向水零神,富貴永無貧。
若遇正神須敗絕,五行當分別。
隔向一神仲子當,千萬細推詳。
若行公位看順逆,接得方奇特。
宮位若來見逆龍,男女失其蹤。



《直講》

  「雙山雙向」一詞,常為江湖引用為「吃雙腹乳水」,可以大發富貴的藉口,亂用而致禍。

  試想真立「雙山雙向」,是落「騎縫、空亡、空針、無字」之弊,主敗絕。

  若是廿四山的左右三度「兼山」要用「替卦」,還是只收一局之氣,何來「雙山雙向」之用。

  只有「乾亥、巽巳、坤申、艮寅」陽山互兼,是「雙山雙向」不用「替卦」,但是也只得一局之氣,也沒有逢「水零神」之局。


  此「雙山雙向水零神」,只有「子癸、午丁」陰山互兼:

  如「一運」的「子、癸」山,是「雙到向」又逢「零神」到「向」的宮位,此是「七星離宮打劫」之局,所以能三元不敗,而「富貴永無休」。

  「午、丁」山是「雙到山」,又逢著「零神」到「山」宮位。

  「午、丁,子、癸」在「九運」也有類似的局。


  另有一解指『排龍訣』兩字一宮,「來龍入首」若是「兼山」而未出卦,則立穴取向時也要「兼山兼向」之意,才不致於形勢不正。

  此種「兼山」形局,若水合「零神」,則「富貴永無休」矣。

  若是「正神」到水上,則主敗絕。


  「公位」的分別,如接上文列舉「子向」而言,隔向一神是「壬、癸」兩字,猶在「坎卦」之內,所以言仲子當。

  若論「公位」則:

  「乾坤、震巽」主一四七房。

  「坎離」主二五八房。

  「艮兌」主三六九房。

  此是以八卦所屬而論房分。

 

  山水當旺之星為「順」。

  山水衰死之星為「逆」。

  宮位若得當旺的山水,則丁財兩旺。

  宮位若逢衰死的逆龍,丁財兩敗矣。


  堪輿的公位房份之說,諸家各有所本,有地卦論、有天卦論、有挨星論、有形勢論、有二十四山方位論、有水論、砂論、年份十二地支論、有生論死不論、有術法論…,很難一概而論。

  而堪輿若強調「房份公位」,難免兄弟鬩牆,伯叔反目翻臉,搞得祖先難予「入土為安」,所以不應該提倡。


  風水與房份的關係是有,但是人生的際遇,對於既生的人而言,「一切都是命,半點不由人」,何須計較;而「鍾靈毓秀,地靈人傑」的出現,是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」,並不是人力所能強求。

  因為「有量才有福」。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
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
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2024年8月28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4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4 

《天玉經》  

陰陽兩字看零正,坐向須知病。
若遇正神正位裝,撥水入零堂。
零堂正向須知好,認取來山腦。
水上排龍點位裝,積粟萬餘倉。
正神百步始成龍,水短便遭凶。
零神不問長和短,吉凶不同斷。


《直講》

    此段是論「零神、正神」的陰陽。

    「零神」須在「向」前,所以又名「零堂」。

    「正神」須在「山」後,所以說是「正位」。

    「零神、正神」恰好是相對之星。如:

一運「坎」為「正神」,九「離」為「零神」。

二運「坤」為「正神」,八「艮」為「零神」。

三運「震」為「正神」,七「兌」為「零神」。

四運「巽」為「正神」,六「乾」為「零神」。

「五運」的前十年「零神」寄在「艮」。

          後十年「零神」寄在「坤」。

「六、七、八、九」運的「零神、正神」如上例反推算即是。

    「零神」也有「陰陽」之別,「中天運盤」五到之宮,若是「陰山陰向」為「零神」,若是「陽山陽向」則為「伏吟」。

    如七運「五」到「震」宮,「庚、甲」為陽山,順飛則成「反吟伏吟」主凶。

    「卯、酉、乙、辛」為陰山,逆飛則是「旺山旺向」為吉。

    然而,七運「卯、乙、辛、酉」四山雖然「挨星訣」都是「旺山旺向」。但是,東方的「震卦位」,是「正零神位」。若立「卯山、乙山」則是「零神到山」,主凶禍,所以云:「坐向須知病」。

    可見今之堪輿風氣,問題重重尚待探討,不能只論「旺山旺向」就下定論,要「先看金龍動不動」為要緊。

    若坐「酉山、辛山」,是「正神正位裝,撥水入零堂」為吉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曾見某位名聞兩岸的「三元大師」,在「七運」中作了四座「卯山同人卦」的大風水。

    另外一位「三元家」也以此向作了兩座十坪的小風水,都在同一塊成局的地段上。

    後來又有「通靈大師」立了一座同山的大風水。

    七運立「卯山酉向」以「玄空挨星訣」論,正是「旺山旺向」丁財兩旺之局,但是兩位大師因為都未留意到「零正顛倒」的問題;也未留意到此地是「迴龍」的格局,來龍「入首」是「酉」,犯了「本山來龍立本向」的問題;也犯了『排龍立穴』的「破軍」凶穴。

    結果是:

    一座東家住「高雄」,主事者是老闆,工廠意外出事,斷腿兼破財,最後無解而拔棄。

    一座東家住「中壢」,也許情況嚴重,短期就拔棄,沒有消息。

    一座大墳的東家住「台北」,兄弟敗財千萬,弟弟說很不甘心,又花了二百萬學堪輿,現在也當起地師,自以為敗不在此,等下去總有一天會發!

    一座小墳主事的老翁住「雲林」,造後幾個月的隔年即歸仙。

    一座小墳的東家車禍兼破財,請教神明後拔棄。

    一座東家是「鹿草」某校的校長,隔年即中風,病中還請了幾位地理師來堪察,都說葬得好地,七年後病癒,因為病中請到的大師,都認為此座風水墳葬得好,所以他的親友還想再依樣畫葫蘆。

    七運末的「庚辰」年,另位「通靈大師」,又在第一例的位置上,再立「卯山酉向同人卦爻」的六十坪大風水,說是毫光耀眼的「金雞母」大地理,造後大房二老人往生,一孫破財,四房一壯丁肝炎猝逝,後又一主婦猝逝,還兩次車禍傷四人,而後拔棄。


    「零神」正在「向上」,又逢「旺向」是很好。

    廿四山的「旺山旺向」,在「三元九運」一百八十年中,共有五十局。

    但是要合『排龍訣』的「五吉穴」才可以立穴。也要符合「零正訣」才妥當。

    此應該是前述七例「卯山、乙山」,皆發凶的問題所在。

    因為「卯、乙」兩山,皆犯了「排龍立穴訣」的「破軍凶穴」。

    所以「立向」要「零神」在向上明堂為吉。

        「坐山」要「正神」在「來山腦」為妥當。

    以「理氣」論:「本山來龍立本向,反吟伏吟禍難當」,也主凶禍。

    七運立坐西「酉、辛」兩山,其「卯、乙」向上兩山都是「零神」到「水」,理論上主吉。

    然曾見某位先生本來住「寅山」的房子,一家都很平安順利,「七運」時為了「乘時搶運」,特地買了一棟「酉山卯向」的新樓房遷居,結果一直不平安,還出事損、傷女口。

    此地段整排新店鋪的坐度都一樣是「酉山」,也同樣不安寧,有好幾家都出過問題。

    也見「辛山乙向」樓房,落成不久即出車禍,損壯丁的實例。

    「正神」為「龍神」,要排在坐山、高處、要見山為吉。所以要:「認取來山腦」。

    不過若以「巒頭形勢」論:「脈氣直沖宅墳」,必有大禍,須留意莫犯。

    而「零神」即「水神」,要排在向前、低處、要見水為吉。所以云:「水上排龍點位裝」。

    若「坐山」合乎『排龍訣』的五吉位,「向水」又合乎「零神」,則「積粟萬餘倉」矣。

    

    「零神、正神」尚有一種以「先天八卦」的「卦爻」,陽爻算九年、陰爻算六年,分配「三元九運」,全部運期與「洛書九運」,同樣是一百八十年。但是各運之時間長短與「洛書九運」不同。

    此種公開的「妙派」又名「無常派」的三元法訣,以八卦「陽順陰逆」飛佈八方九宮。

    如「七運」入中,陽順以「八、九、一、二」所到的宮位為「正神」宮,宜高、宜山、宜實。「三、四、五、六」所到的宮位為「零神」。

    其中「五到震宮」是為「正零神」位,宜低、宜水、宜空。

    「八運」為「陰」逆佈,「七、六、五、四」宮位為「零神」,宜低、宜水、宜空。

    其中「五到艮宮」為「正零神」位,「三、二、一、九」為「正神」位,宜高、宜山、宜實。

    此派四個「陰卦」的「零神、正神」,剛好與固定「二十年為一運」的「零、正」卦位相反。

    應用時須慎察「先、後」天「體、用」的關係,配合「空間、時間」為宜。

    如六運中立「巽山」,以「玄空挨星訣」論,是「旺星雙到向』,但是全局犯「反伏吟」,造後有人「禍難當」,有人「大發財」。

    如六運中,工業鉅子 王氏祖墳 ,建於台北淡水河畔的「獅子頭」,立「乾山」挨星是「雙到山」,全局犯「反伏吟」,但是經過主庚地師的大肆宣揚,因之許多人到處依樣繪葫蘆,不知「乾山」還有「正零神」的問題,而「禍難當」。

    當年「乾山、巽山」很流行,「同山同向」禍福卻殊異,經實地考察,原因在「山龍、洋龍」與「形勢」的差異。

    而『玄空64大卦法』則以「卦運」分零正。

    七運時,八個「七運卦」為「正神」,八個「三運卦」為「零神」。

    八運時,八個「八運卦」為「正神」,八個「二運卦」為「零神」。

    不分「陰卦陽卦」的順逆。餘運類推。


    「正神」即「龍神」,約須三十丈始成氣候,而能聚氣致福,其中若見「水」雜,不管長短皆凶。

    「零神」只要有水,不拘長短大小皆吉。

    「正神」宜高、宜山、宜實。

    「零神」宜低、宜水、宜空。

    曾見有人於「六運」中,在「公塚地」中被取土的深坑死水池邊,立「卯山」酉向,成「後山前水」的形勢,犯「上山下水」之弊,兄弟皆因賭博、股票、經商而大破財。

    到了「七運」原地重建,請到「三元師」,認為「卯山酉向」是「旺山旺向」,又在庭前正中開缺為「出水口」,認為合「中天水法」會出官貴。

    其實是犯了「正神百步始成龍,水短便遭凶」之病,兼犯『正零神』到山,如同前七篇的案例。

    結果是:長房、長孫皆離妻、娶妻、又喪妻,仲房妻離、子散,最後也丁財兩敗。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
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
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
2024年8月4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3

 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3 


《青囊奧語》  

第一義:要識龍身行與止。
第二言:來脈明堂不可偏。
第三法:傳送功曹勿高壓。
第四奇:明堂十字有元微。
第五妙:前後青龍兩相照。
第六秘:八國城門鎖正氣。
第七奧:要向天心尋十道。
第八裁:屈曲流神認去來。
第九神:任他平地與青雲。
第十真:若有一缺非真情。



《直講》


  第一義等於是「入山看水口」。

  「龍身行」即是「千里來龍,但看到頭一節」。「龍身止」即是「兩水相交」的「水口」處。

  玄空妙義首重「排龍」,金龍起動,水行即是龍行,水交即是龍止,此中自有吉地。

  但不是任何兩水相交處,裡頭就是真氣止蓄。

  藏風聚氣的真龍乘氣之穴,尚須留意其他「巒頭形勢」的要件。

  若以「理氣」言,「龍身行止」者,指「排龍」的「五吉、四凶」而言。


  第二言等於是說「登穴看明堂。」

  因為「龍過千江,不過一堂」,尚須「龍水」之間有蓄氣的「明堂」,才有真龍憩足之「穴」。

  因為行龍「若無小明堂,乃無魂之地。」

  「小明堂」,容人側臥者即是。

  「內明堂」必須「方圓端正、不偏不傾」,才是真龍聚氣之所。

  因此兩水直來成夾角,兩水相切不曲屈會合之處,必非真龍駐足之鄉。

  若以「理氣」論:「來脈明堂不可偏」者,指立穴的「向上」飛星須得「當元合運」的旺氣而言。

  因為:「向首一星分休咎。」、「百里江山一線間。」

 

  第三法即是「看左右形勢」不可高壓。

  以「子山午向」為例,左「寅」方為「功曹」,右「申」方為「傳送」,是左右的「護垣山」。

  但是也有「眾高取低」之穴,左右護砂必然高於穴星,此即「支龍支結」之穴,只要沒有「逼迫」的形勢,也是可取之地。

  因為「一樣米養百種人」,人間有百態可反証地理也有百樣,不可能局局皆是「垣局」大地,不可能人人都去當皇帝、作大臣。


  「排龍」得穴之後,須先看八方「形勢」,再來就是「開山立向」。

  所以第四要看立極的「十字玄微。」

  若前後左右的形勢,剛好有「四象」証穴的形勢,此是大地無疑。

  退而求其次,宜前宜後,宜左宜右,留意「偏正饒減」是否適當,自有一定不移的「天然一線分金」可立,造化本來就很自然而微妙。

  若是為了特殊的需求:

  如「財、丁、貴、秀」的擇取;或「房份」的救偏補弊;

  而以「理氣法訣」左右「立穴山向」,即難予合「十字玄微」的天然形局,此是題外事矣。


  第五妙的「前青龍」指『排龍訣』之龍而言。

  「後青龍」指立向之後的「坐山」之龍而說。

  立向取裁,還須考慮「排龍」取穴,與「坐山」之龍神的相互照應。

  也即「五吉龍」要合「坐山」的「五行」,或配「玄空挨星」的生旺為照應。

  如「酉龍」立「坤山」是「武曲」吉穴,在四六運中是「旺山旺向」,此即是「前後青龍兩相照」。


  第六秘的「城門」乃「金龍生氣」出入之處。

  一般「垣局地」以「出水口」為「城門」。

  有一種「垣局」行龍護脈憩足的「龍舟出峽地」,則以溪谷「來水處」,同時也是「入首處」為城門。此是特例。

  「樓船穴」的形局,有「海上樓船、大船入港、出峽龍舟、平洋舟楫」等,須注意分辨,以「地盡其利」,可免立穴失誤。

  「平洋」則以「三叉水、田板水」為「城門」。

  「高原」則以照穴有情「積水處」為「城門」。

  然而「城門」總要在「向上」的「左右兩宮」之處為「正」,還得與山向合得「同元一氣」,又要立「陰山」,逆飛「玄空挨星」,才能挨得當元生旺之氣始應。


  第七奧妙的「天心」,意指當元生旺之星也,此不同於「明堂十字」。

  「十道」者,指「龍、水、山、向」而言。

  若是「天元龍」要合「乾、坤、艮、巽」或「子、午、卯、酉」。

  若是「人元龍」要合「乙、辛、丁、癸」或「寅、申、巳、亥」。

  若是「地元龍」要合「辰、戌、丑、未」或「甲、庚、丙、壬」。

  有此「同元一氣」合十的結構,乃是正氣所鍾的「天心十道」之龍局地也。


  第八「裁」者,「采」也,非裁彎取直,大刀闊斧的剪裁。

  小水屈曲為吉,「九曲朝堂」更妙,但是來去轉彎處也要調整使之合「同元一氣」為妙。

  如「嘉義」的「靈龜出遊」,向上是九曲水。

  若是穴臨大江大河大海,環抱十二山之局:

  如「台北盆地」的「護龍山」,所形成的「金獅朝北斗、大象吸水」形局。

  如在「台南」山中的「水推羅磨」形局。

  則只須「不撲面、不沖穴、不蕩胸、不斜飛」即是,此等大地形局只要留意來去點即可,不拘泥於流神的「三元混雜」。


  不管是「平洋」或「平原」,「高原」或者「山龍」,其道理都相同。

  凡是「龍真穴的」之局,必然都具有上述「天然的形勢」。


  若有一處的缺失,則非「上格龍局」。

  若有也是「枝結」小穴,或「息肩、頓宿、轉折、鉤搭」的「聚氣」之地而已。
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
  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
   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 

 人生閱微_自序

丁元黃 


  前清大學士<紀曉嵐>,是《古今圖書集成》的編輯,但是他也寫了一本《閱微草堂筆記》,記錄了一生所見所聞「子不語」的「怪力、亂神」之事。

  因為《閱微草堂筆記》是文言古文,今人不好讀,而其內容又偏重於「鬼怪、狐妖」之事,時過境遷,到了今日也已經很難令人理解與相信了。

  以今日世界之現狀而言,科技發達,文明進步,「鬼魅」出現的機會不多,偶而出現的情況,也已經變成「宗哲」信仰上「神靈」與「祖魂」的問題了。

  而「狐媚」之事雖然現在還有,有的化為「狐仙」為人所供奉;有些大多化為「夢媚」出現,而變成「心理、精神」的問題,而無關「狐妖」之事了。

  而真正的「狐仙」,其實也已經「昇華進化」,正式投胎轉為人身,而與我們生活在一起。

  人生是奇妙的,「心有所住,法有所生」,而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。

  當筆者好奇的在翻閱<紀曉嵐>的筆記時,讀「心理復健學系」的小孩,也剛好帶回一本瑞士哲學名家<榮格>的《自傳》,看過其文令人感觸良深。

  <榮格>的一生經驗閱歷,「解夢」成了他學術理論的重心,「夢」也是他賴以「成宗立派」,進而揚名立萬的關鍵學問。

  反觀我們的社會現狀,「夢」還不被當一回事看,說「夢」依然被認為是迷信與荒謬的行徑。

  有些人還以「至人無夢,聖人無夢」,自我標榜,自以為清高。

  其實「人生就是一場睜眼的白日夢」,閉眼睡覺時是「黑白夢」,若能接受到「靈異世界」感應,即是一種有意涵的「靈夢」。就算「開悟」了,「見山還是山」,天地中的世界亦是夢。

  而本來平凡存在的「靈異世界」,卻被媒體繪聲繪影的誤導成嚇人的「妖魔鬼怪」世界。

  傳統文化雖然是「不語:怪力、亂神」,但是「怪力、亂神」依然存在。聖人雖云:「敬鬼神而遠之。」但是也教人要:「敬神如神在。」

  因此「靈異世界」也到了必須以平常心去剖析面對,化為抗體疫苗,以平衡「心、身」圓融不二。

  傳統的大學士<紀曉嵐>在學術門牆之外,特意留下一部「子不語」的書,其中必有深意在?

  宇宙時空,變幻無窮,人類文化也自必隨時轉進,面對現實,不能固步自封。

  於是著手將這數十年來親身的見聞閱歷,隨緣隨筆的留下見證,願能有助於一般人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,而安心立命。


嘉義.溪口.丁德村 (非師.無名.元黃) 2014.11.

序於.大林.天地鏡文教工作室.

2024年8月3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2

 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2 

《青囊經》  

        天尊地卑。陽奇陰偶。

        一六共宗。二七同道。

        三八為朋。四九為友。

        五十同途。闔闢奇偶。

        五兆生成。流行終始。

        八體洪布。子母分施。

        天地定位。山澤通氣。

        雷風相薄。水火不相射。

        中五立極。臨制四方。背一面九。

        三七居旁。二八四六。縱橫紀綱。

        陽以向陰。陰以含陽。

        陽生於陰。柔生於剛。

        陰德洪濟。陽德順昌。

        是故:陽本陰。陰育陽。

        天依形。地附氣。此之謂化始。


《直講》

      天在上,所以象徵尊貴;地在下,所以象徵卑賤,  這是「乾坤天地」的定分。

      以「河圖」的「象、數』言:

      「一三五七九」是「奇」數,故為「陽」。

      「二四六八十」為「偶」數,故為「陰」。

      以「河圖」的「五行」而言:

      「一、六」五行皆屬「水」,故云:「共宗」。

      「二、七」五行皆屬「火」,故云:「同道」。

      「三、八」五行皆屬「木」,故云:「為朋」。

      「四、九」五行皆屬「金」,故云:「為友」。

      「五、十」五行皆屬「土」,故云:「同途」。

      此是「開天闢地」而有「天地之數十」,而有「奇、偶」,顯「象、數」,以分「陰、陽」,化「五行」,「河出圖」的玄機。


      「河圖」的「象、數」以及「五行、十數」:

      「一三五七九」又為「天數」,主「生」。

      「二四六八十」是為「地數」,主「成」。

        「河圖」之數是「一陰一陽、一天一地,一生一成」,因之而「生成天地」,宇宙的「時、空」也與焉「流行終始」,而有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的結構出現,於是「洛出書」的玄機也隨之而來。


        「河圖」出於「伏羲」的時代。

        「洛書」出於「大禹」的時代。

        「河出圖,洛出書,聖人則之。」於是有「先天八卦」的制作,「子母」也因之各就其位。


        「先天八卦」乃順乎天理而來,因此「五行」都是「相對相生」而成:

        「乾九金、坤一水」金水相生,象徵「天、地」,居於上下,而云:「天地定位」,「背一面九」。

        「坎七火、離三木」木火相生,象徵「水、火」,分居左右,而云「水火不相射」,「三七居旁」。

        「艮六水、兌四金」金水相生,象徵「山、澤」,居於四隅,而云:「山澤通氣」。

        「震八木、巽二火」木火相生,象徵「雷、風」,居於四偏,而云:「雷風相薄」。

        故云:「二八四六,縱橫紀綱,」而分居四隅。

        此「中五立極」的「先天八卦」,即是「洛書」的「方陣圖」,其縱橫、對角之數都是合為十五。


        「洛書」的五行,上下、左右是「相對相剋」的關係,「水剋火,金剋木」。

        若從中宮而出,「順時針」則是:「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。」

        「河圖」的五行,上下、左右、對角,都是「相對相生」的關係,「金生水,木生火」。

        若從中宮而出,「逆時針」則是:「土剋水,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木剋土。」


        「河圖、洛書」初看彷彿只有「數」,但是也有「象」在其中。

        「象、數」是「兩位乙體」的關係,其中又寓有宇宙天地「化生」的道「理」在。

        因為「天地之數十」,奇數為「陽」、為天數,主「生」;偶數為「陰」、為地數,主「成」。

        故云:

              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

        此「一陰一陽,一生一成」,兩氣相交,而五行生焉,升於九天之上,降於九地之下,「周流六虛,體物而不遺。」

        所以 老子 云:「道生於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」

        「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」


        而「一本化萬殊」,「陽本陰,陰育陽,天依形,地附氣」,是陰陽自然化生萬物的道理。

        所以說:陰陽是相互依賴而存在。

        天為陽、為氣,氣雖不可見,但依形而可知。

        地為陰、為形,而依形可察其無形之氣。

        堪輿擇地的原理,即是因形而察其氣,合其先天生旺之氣,則陰陽相生相濟,而萬物生生不息矣,此即是造化的原理。
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
  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
   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

2024年7月23日

購書資訊


《天地鏡文教工作室》出版品即時資訊(最新)
更新日期:2024/07/23

若有大量購書需求者,
可來訊告知,以專案印製。

【附註】
本工作室所提供丁元黃先生之著作訊息
主要以服務讀者需求為主(非營利考量)
故以郵政劃撥購書為原則
(若採直接轉帳方式,請將轉帳單據訂購明細、寄送地址
,另函告知)


書籍售完後  無法隨時印製
有意訂購者  請先來函洽詢
聯絡信箱:ding59@ms43.hinet.net


天地鏡文教叢書

道統風水實證案例
廿四山龍穴砂水密訣
台灣天然地靈景觀
  上述3書尚未出版   暫勿訂書  


天地鏡文教叢刊
下列叢刊售完後不再續印,有意訂購者,請先洽詢存書量.(2023.12.07修訂)



您,是有緣人嗎?

最近,在不知不覺間,樓下的金O堂關了.
前不久,新聞報導,高雄誠O書局接連閉店.
再之前,台北書店一條街的重慶南路,慢慢走入歷史.
是人們的文化水準降低了嗎?還是"圖書"這項產業已到了必須轉型的地步?
本工作室自成立已來,以文教推廣及小眾出版為主,受限於主題的設定及現代人的閱讀習性,只能以自費出版的形式,靜待獨具慧眼的有緣人.畢竟,談文化、道禪機、究堪輿,在這個時代並不是時興的事.
不過,我們依然秉持初衷,期盼點亮一盞微弱的燭光,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燈火,也能娑婆中引領一條邁向光明之路.
您,是我們的有緣人嗎?

👉著作簡介👈

2024年7月12日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1

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1 

青囊序:「楊公養老決雌雄,天下諸書對不同。」

    救貧先師 楊公筠松 一生研究堪輿學,年老閒居休養,到了晚年「其術通神」,其爐火純青的功夫即是「決雌雄」。

    為什麼 楊公 「決雌雄」的功夫,「天下諸書對不同」呢?

    是「秘訣」的問題?或者事關「天機」?而一言難盡?

    此因「五術」界「登堂入奧」的「功夫」,都與個人的「心、性」修為有密切的關係。

    堪輿「決雌雄」的功夫,同樣屬於「心、性」體驗的層次,類似於「道」的問題,以致於「只可意會,難於言傳」,而與「天下諸書對不同」。

    宇宙人生的「道體」真諦,是「言語道斷」的境界,純粹是一種「心性」的「體悟」驗證,本非語言文字所能詮述,所以云:「一落言詮,便失其真」。

    因此縱然是「口口相傳」只傳子孫的「法語」,或者一脈相傳的「天機秘訣」,依然都在「言詮」之中,認不得真。

    所以云:「天下諸書對不同。」

    不過「道體」雖然難言,但是其「妙用」的「玄關竅」,則只是「理路、德行、心跡」的問題。

    而「理」者「本末、終始、先後」的程序問題而已,所以應該還能夠表露。

    那麼在「理路」上又要如何表述,才能使「決雌雄」的妙義大白於世,以確立『道統堪輿學』的綱領與理論?

    堪輿學的「雌雄」即是『玄關竅』的問題,乃指宇宙世界「本體」之『功能作用』的境界而言。

    欲了解此「雌雄」玄關妙用的千古謎題,只有從「先天八卦、後天八卦」的變化談起,「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」,才能稍解堪輿「雌雄」的玄秘。

    先天「道」體「天何言哉」,本無言說。

    因此佛云:「不可說」,強名「真如」。道云:「無極」。

    但是「道體」不是死的「斷滅空」,也非「絕對無」的「神滅論」,所以才會化生出「三際、六合」的「宇宙、世界、天地、時空」與萬物。

    當「道體」啟發了「妙用」,一般稱為「乙炁沖動」;佛家說是「無明妄動」;儒言「好生之德」;易云「生生之易」;古云「於穆不已」,通稱「太極本無極」。

    實際的現象以「八卦」的變化學理來講,就是『雷動風生』。

    道體起作用,「體、用」化為「象、數」,因為「雷動風生」而有「震、巽」兩卦象。此即是:「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」

    因此「震、巽」乃是「天地門戶」,於此「雷霆、風雨」而彰顯出「水火不相射」的「坎、離」兩卦象。此即是:「兩儀生四象。」

    「坎、離」兩卦在天為「月、日」,在地為「水、火」,在人為「命、性」,出世為「鬼、神」,能「周流六虛,體物而不遺。」

    因此有「日月為易」之說。

    又云:「坎離水火中天過,龍墀移帝座。」而成宇宙世界「三際六合」的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景象。

    於是乃見「山、澤」的「艮、兌」兩卦象,而有「四象成六合」的景觀。

    也同時彰顯出「天空、地有」的「乾、坤」世界。而云:「六合現八卦。」

    此即是「上下、左右、前後」的「六合空間」之「象」。與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的「三際時間」之「數」。於焉形成天地時空的「造化玄機」。

    此《易經》云:「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」,四象有六合,六合成八卦,「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業」的原理。

    「先天八卦」排列的結構是「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相薄,水火不相射。」它是順乎「天理」而成,所以「五行」都是「相對相生」的景象。

    故云:「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」而「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變化見矣。」

    於是「鼓之以雷霆,潤之以風雨,日月運行,一寒一暑。」而「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。」

    換句話說:道體起用,化成「先天八卦」的「雷、風、水、火、山、澤、天、地」八大元素。

    進而形成我們這個「後天世界」的雛形之後,先天的「乾、坤」即轉化而為「天、地」。

    而此「乾坤天地」的時空世界,又以「日、月」為「生滅」的玄關。

    也就是說:天地成『體』,後天世界是以「坎、離」的「月、日」也即「水、火」為大『用』。

    此「坎離日月」的運轉,「水、火」的「滋長、育成」,乃是我們這個「後天世界」,萬物欣欣向榮,一生一成的關鍵因素。

    所以《易經》云:「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,變通莫大乎四時,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。」

    因此必須有「後天八卦」的變化。

    於是象徵「水火、月日」的「坎、離」兩卦,進居先天八卦的南北「乾、坤」之位。

    而「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」,「乾、坤」兩卦則退而居於「西北、西南」之「艮、巽」方隅。

    「艮、巽」兩卦則轉進「東北、東南」方的「震、兌」方隅。

    而原位的「震、兌」兩卦,則轉居「東、西」的「離、坎」正位。

    形成後天八卦「乾父」率三子「震、坎、艮」位處東北邊。「坤母」率三女「巽、離、兌」位處西南邊的「後天八卦」結構。

    故《易經》云「帝出乎震,齊乎巽,相見乎離,致役坤,說言乎兌,戰乎乾,勞乎坎,成言乎艮。」

    此「後天八卦」是通乎「人情」而設。

    後天的世界「萬物土中生,萬物土中死。」

    所以「坤、艮」的「土」處於先天卦「震、巽」的「天地門戶」之位。

    另外六卦的「五行」都是「相對相剋」的結構。

    此《易經》云:「是故天生神物,聖人則之。天地變化,聖人效之。天垂象,見吉凶,聖人象之。河出圖,洛出書,聖人則之。」

    而有「先天八卦」與「後天八卦」的玄機妙義。

    

    以八卦的卦『象』作分析,先天「體用」的「純陰、純陽」也權名之為「乾、坤」。

    則「乙炁初動」乃成「震 、巽 」兩卦。

    繼之「坎 、離 」兩卦乃是中爻之交而來。

    其次才是「艮 、兌 」兩卦的三爻之交,而成八卦。

    「離為日」,「坎為月」,乃是得自「乾、坤」兩卦的「中正之氣」,而成後天世界的樞機。

    另外的「震、巽、艮、兌」四卦,也都是一陰一陽爻的交媾而得。

    若進一步探討「坎離日月」出入的「生滅玄關」,則在「天地門戶」的「玄牝門」中,此中的「震、巽」即是『天根、月窟』的「真玄關」矣。

    因為「一陽初動處,萬物化生時。」

    進一步而言,三十六宮,六十四卦,也都是「天根月窟閒來往」而形成。

    所以云:乾遇巽時觀月窟,地逢雷處見天根。

            天根月窟閒來往,三十六宮都是春。

    若以卦『數』而言:本「體」起「用」生「象」,影像的「明○、暗●、空 」俱有「生、住、滅」的變化現象,一如電影映像「生住滅」的原理。

    現「象」的「  ○●?」佔有「空間」的位置,即是氣「數」的「0123」而有「時間」的量數。

    此即是: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」的原由。

    也是「時空乙體,象數相隨,天地並生」,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,而彰顯「後天」世界的原理。

    而此「空象0數」的「真陰真陽」,也只是宇宙天地間「體、用」與「象、數」的根元,名為「太虛、乙炁」或「無極、太極」,是處在「象帝之先」的「○象一數」之前頭,淵兮渺兮似「萬物之宗」,又名為「天地根、玄牝門」的「意之根」。

    此中的層次,茲以筆者創見的『體用象數天地時空化生圖註』解註於下: 

    「空象」即是「中者天下之大道」的境界。

    「0數」即是「和者天下之至理」的所在。

    而此化生天地萬物「0」數的『雌雄』玄關妙竅,在堪輿學上名為『玄空』的「生氣」動力。

    此「靈墀」而『玄空』的「動力」,也是道體發跡作用境,是「生天成地」的元頭,所以與『心性』之學息息相關,它具「好生之德」也是「生生之易」,更是「鍾靈毓秀」之地,而具有「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。三界惟心,萬法唯識」的妙用。

    換一句話說:『雌雄』者,是「象數、時空」的『玄關』,也是「天地、山水」的玄關,更是影響萬物「生滅、吉凶、窮通、貴賤」的玄關。

    所以云:「關天關地定雌雄,秘密在玄空。」

    若能心領神會此「體用、象數、空有、動靜、上下、時空、天地、世界、宇宙」出現的原理,與「先天八卦、後天八卦」變化的玄機,就能體認到『決雌雄』的妙義,臻於「大學之道」的『至善』之地。

    此『0』數『雌雄玄關』的『靈墀』境界,與啟用的「生炁動力」,具有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」的氣勢,所以「決雌雄」的『體悟』驗證,是「天下諸書對不同」的關鍵學問。

    堪輿學的吉凶關鍵,就在此「雌雄玄關」的呼應,與「時空」動力的掌握。

    也就是說:此「0」數「玄關」的「雌雄」境界若起作用,其「動力生炁」則名為「陰陽」,顯象則為「雷動風生、水火不相射、山澤通氣、天地定位」,而發露於「山川」草木天地之中,故有「風水」之說,而與堪天輿地的「巒頭形勢」息息相關。

    此『0』數『玄關』若是不動,則不言「陰陽」,只是「雌雄玄關」的「靈墀」境界而已。

    此即是「雷風不相悖」而「時、空」圓融,「象、數」歸「0」,也是「返本歸元,空有不二」,是為「歇即菩提」,「一念不生全體現」,而止於『清、淨、圓、明』的「至善之地」。

    此等於是「心息歸乙,虛空粉粹,大地平沉,立地成佛」的『心性』法門。

    老子在《道德經》也云:「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。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根。」

    此是『宇宙的真相』,更是『生命的真諦』,是謂「不二法門」的「天地之道」。

    也是「三位乙體」圓融不二,「堪天輿地」以祈「地靈人傑、鍾靈毓秀」的「無為」大法門,是謂盡得天地之靈氣,而與「三元玄空」理氣「陽順陰逆」的「左旋、右旋」氣數運化息息相關。

    換一句話說:「陽動」為順,進則是左旋,雖然乘得「天氣」,屬於「形上」之道,卻是「逆時針」現象,是為「玄空挨星」的「上山下水」之局,也是世道「壞、空」的遭遇。

    「陰動」為逆,退即是右旋,是「順時針」,而獲得「形下」的「地氣」,卻是「玄空挨星」的「旺     山旺向」之局,而得世道「成、住」的機會。

    至於「山向」與「山水」救偏補弊的裁接配合,「虛實空有」的圓融規劃,「深淺浮沉,前後左右」的考量,此「臨機應變」的手段,須有「至理通神」的體悟,才能趨吉避凶而掌握「決雌雄」的功夫,臻於「我作出王侯,他作出賊頭」的玄機妙義矣。

    言歸正傳,宇宙人生之道,是處於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的境界。

    今天大家在此以後天「所生」之「心」,猜測先天「能生」之「法」,「識心」用事,終究不真。

    尚須「親身體驗」才能領悟『雌雄』玄機。

    所以云:「天下諸書對不同。」

    因為「真理不在言詮中。」

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  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   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