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堪輿六經直講》系列-02
《青囊經》
天尊地卑。陽奇陰偶。
一六共宗。二七同道。
三八為朋。四九為友。
五十同途。闔闢奇偶。
五兆生成。流行終始。
八體洪布。子母分施。
天地定位。山澤通氣。
雷風相薄。水火不相射。
中五立極。臨制四方。背一面九。
三七居旁。二八四六。縱橫紀綱。
陽以向陰。陰以含陽。
陽生於陰。柔生於剛。
陰德洪濟。陽德順昌。
是故:陽本陰。陰育陽。
天依形。地附氣。此之謂化始。
《直講》
天在上,所以象徵尊貴;地在下,所以象徵卑賤, 這是「乾坤天地」的定分。
以「河圖」的「象、數』言:
「一三五七九」是「奇」數,故為「陽」。
「二四六八十」為「偶」數,故為「陰」。
以「河圖」的「五行」而言:
「一、六」五行皆屬「水」,故云:「共宗」。
「二、七」五行皆屬「火」,故云:「同道」。
「三、八」五行皆屬「木」,故云:「為朋」。
「四、九」五行皆屬「金」,故云:「為友」。
「五、十」五行皆屬「土」,故云:「同途」。
此是「開天闢地」而有「天地之數十」,而有「奇、偶」,顯「象、數」,以分「陰、陽」,化「五行」,「河出圖」的玄機。
「河圖」的「象、數」以及「五行、十數」:
「一三五七九」又為「天數」,主「生」。
「二四六八十」是為「地數」,主「成」。
「河圖」之數是「一陰一陽、一天一地,一生一成」,因之而「生成天地」,宇宙的「時、空」也與焉「流行終始」,而有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的結構出現,於是「洛出書」的玄機也隨之而來。
「河圖」出於「伏羲」的時代。
「洛書」出於「大禹」的時代。
「河出圖,洛出書,聖人則之。」於是有「先天八卦」的制作,「子母」也因之各就其位。
「先天八卦」乃順乎天理而來,因此「五行」都是「相對相生」而成:
「乾九金、坤一水」金水相生,象徵「天、地」,居於上下,而云:「天地定位」,「背一面九」。
「坎七火、離三木」木火相生,象徵「水、火」,分居左右,而云「水火不相射」,「三七居旁」。
「艮六水、兌四金」金水相生,象徵「山、澤」,居於四隅,而云:「山澤通氣」。
「震八木、巽二火」木火相生,象徵「雷、風」,居於四偏,而云:「雷風相薄」。
故云:「二八四六,縱橫紀綱,」而分居四隅。
此「中五立極」的「先天八卦」,即是「洛書」的「方陣圖」,其縱橫、對角之數都是合為十五。
「洛書」的五行,上下、左右是「相對相剋」的關係,「水剋火,金剋木」。
若從中宮而出,「順時針」則是:「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。」
「河圖」的五行,上下、左右、對角,都是「相對相生」的關係,「金生水,木生火」。
若從中宮而出,「逆時針」則是:「土剋水,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木剋土。」
「河圖、洛書」初看彷彿只有「數」,但是也有「象」在其中。
「象、數」是「兩位乙體」的關係,其中又寓有宇宙天地「化生」的道「理」在。
因為「天地之數十」,奇數為「陽」、為天數,主「生」;偶數為「陰」、為地數,主「成」。
故云:
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。
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。
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。
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。
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
此「一陰一陽,一生一成」,兩氣相交,而五行生焉,升於九天之上,降於九地之下,「周流六虛,體物而不遺。」
所以 老子 云:「道生於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」
「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」
而「一本化萬殊」,「陽本陰,陰育陽,天依形,地附氣」,是陰陽自然化生萬物的道理。
所以說:陰陽是相互依賴而存在。
天為陽、為氣,氣雖不可見,但依形而可知。
地為陰、為形,而依形可察其無形之氣。
堪輿擇地的原理,即是因形而察其氣,合其先天生旺之氣,則陰陽相生相濟,而萬物生生不息矣,此即是造化的原理。
~~ 本文摘錄自 丁元黃先生 編著 《堪輿六經直講》~~
【天地鏡文教工作室 余建彰 整編】
https://universe-mirror.blogspot.com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