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凡立命精解 序文
余非師
自古以來,一般人都被命運所控制,而身不由己,只有明理之人,命運約束不了他,正所謂:「賢達之人能安命也。」
「了凡四訓」,世人幾乎都曉得是改造命運的寶典。有福份的人,大都能於獲得此書之後,細心閱讀,進而立定志向,力行實踐,化疾病於無形,掃除窮困的威脅,消除生活的煩惱,達到化凡入聖的境界。
「了凡立命精解」,內容通俗明朗,又不失原著「了凡四訓」的主旨。讀者諸君,或者會因程度不一,觀念不同,而有見仁見智的觀點,然其含有「修身律己,安身立命」之道,以及「化凡入聖,超生了死」之理,是明明可鑑的。
因此,凡有先見之明的人,都不會放過讀此書的機會。凡是有智慧、有志氣、有作為的人,想了解宇宙人生真相,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的人,在讀過此書之後,必能逢人介紹傳頌才對。而這些收獲,正是此書所以能夠流傳千古,歷久不衰的原因。
「了凡四訓」,原是明朝人袁了凡先生,一生奉行「太上感應篇」的精華所得。
開頭所以先談「立命之學」,是為了勉勵世人奮發圖強,不要自暴自棄。因為人生的命運,雖由前生造因而定,但氣數的好壞,卻隨著此生心性的狀態而改變。因此,以立命之說,開宗明義。
第二篇接著講「改過之法」,是因為一般人,都自認自己是無過失之人,而不知改過行善。試想不知改過之人,就像漏了底的容器,行善也收不到效果。
為人若諸惡不改,眾善奉行,則功過相抵,等於沒作。若諸惡不改,只略行數善,則就見禍不見福。因此說:改過是立命的下手工夫,所以第二篇墊上「改過之法」。
人若知過能改,但不曉得行善的道理,也是徒勞無益,因此第三篇接著談「積善之方」,作淋漓盡致的分析,並說明行善的道理與方法。
初學行善之人,難免會像窮小子,忽然變成暴發戶,會有傲慢天下,藐視一切的驕傲作風,因此末篇以「謙德之效」,叮嚀「滿招損,謙受益」的道理。
人能謙虛為懷,則行善惟恐不足,才能使立命收到效果,而達到改造命運的目的。
總之,「了凡四訓」,雖分四篇,其實是一氣呵成,是完整的一篇「立命之道」,確確實實是人生之「至理名言」。
摘錄自余非師編譯之《了凡立命精解~電子書版》
(此為文章節錄,詳細內容請參閱原書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